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组织与课程建设 >> 正文

南工体育课程五年建设规划(2006年)

[发表时间]:2009-11-10   [浏览次数]:

南阳理工学院体育课程五年建设规划

200618日体育教学部党政联席会议通过)

体育课程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建设是高校体育的基础工程,是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核心指导思想。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以前沿性的高等教育理论和体育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学内容改革为中心,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结构,竭力改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二、课程建设的原则

(一)教学内容中应坚持健康、娱乐、运动一体化原则,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二)坚持课内外一体化原则,课程建设中充分考虑到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育课程的衔接和互补关系,把课程延伸到课外,课外支撑课内,使其有机结合。

(三)坚持教学和管理一体化原则,课程的软件和硬件建设要配套,规章制度和机制建立同步,加大投入,完善场地器材和设备,提高课程的整体功能。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合理安排体育理论课和运动选项实课的时数比例,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五)坚持现代体育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并重的原则,优选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和健身价值较大的运动项目,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三、课程建设目标

(一)以争创院级“大学体育精品课程”为总体奋斗目标,不断推进“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二)加大体育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力度,争取获得2项以上院级教改立项课题。

(三)完善体育课程类型。根据教学实际保障条件,选择合适的时机,开设针对普通学生(体育特长生和校级运动代表队运动员)的运动训练课、俱乐部体育活动指导课和“达标”锻炼辅导课等体育教学延伸性课程。

(四)从不断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需要角度出发,把网球、太极拳等现代体育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教学内容之中。

(五)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全校公共选修体育课教学内容和开班数量,争取达到开设8门以上选修体育课、开班数量达到30个以上的目标。

(六)不断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改革的重点放在“分层次”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教学师资资源不断充实和教学环境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力争实现不同层次运动项目选项课教学方式。

(七)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过课内、课外教学一体化,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使90%以上的学生能够达到合格等级、10%以上的学生能够达到优秀等级。

(八)完善覆盖体育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制度体系。尽早申请成立教研室(计划成立3—4个教研室)、成立体育教学部教学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实现教学行政领导、教研室和教师代表三位一体化的教学管理体系。

(九)完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科学评价体系,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办法。

(十)改革体育课程学习成绩考核办法。降低运动技能水平考核占总成绩的比例,逐步使体育理论知识、体能(身体素质)和学习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比例达到50%。

(十一)重点优化教师队伍职称和学历结构。到2010年,争取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40%以上。

(十二)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建设。为了保证五年体育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积极争取学院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投入。使我院在五年期间能够基本达到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

具体目标:

1、按照东南校区室、内外体育场馆建设规划,尽早建成一座多功能综合体育馆、一个标准400米塑胶运动场、4—6块塑胶地面网球场、4块塑胶地面羽毛球场、2块塑胶地面排球场、2块塑胶地面灯光篮球场、4块水泥(沥青)地面排球场、12—14块水泥(沥青)地面篮球场、健身器械区1~2个、2—3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固定测试场所。为上述室内、室外体育场馆配齐各种体育设施。

2、更换西北校区所有篮球场篮球架(单臂支架、玻璃钢篮板),更换原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器材、购买4套以上智能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器材。

3、购买一批保障各运动项目教学需要的小件体育器材。

(十三)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在东南校区主体育场建成后,为每个教研室单独设立办公室,并尽所能为教师配备良好的办公设备。

四、课程建设内容和任务

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预定的课程建设工作内容和任务如下:

(一)积极推进“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按照精品课程总体建设规划,逐项完成年度建设计划中预定的各项建设工作任务,通过学院组织的年度“精品课程”建设验收。

(二)有计划组织开展教改课题的立项申请,获得立项后,精心组织实施。以完善课程结构为教改课题研究的重点,力争申请立项实施“俱乐部指导课”、“运动训练课”、“锻炼辅导课”等教改课题研究,逐步探索和实践新型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结构。引导、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在前沿性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研究,并正确获得院级教改立项。

(三)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开展教学大纲、课程成绩考核办法、教学进度等教学基本文件的修订工作。修订前通过网上和外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掌握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有的放矢的开展修订工作。修订中,重点考虑把“24式”简化太极拳、散打、搏击、网球、乒乓球、毽球等运动项目内容充实到必修课和选修课教学内容中。

(四)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重点讨论和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实施分层次教学,逐步过渡到基础与提高两个层次课堂教学方式。

(五)加大体育课内身体素质锻炼内容和时间的比例,帮助学生掌握身体素质锻炼知识和方法。有意识引导和督促学生积极进行以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和优秀等级为目标的课余身体锻炼活动,任课教师能够在课余时间给予尽可能的指导。

(六)研讨开设延伸性体育课程——“俱乐部指导课”、“运动训练课”、“达标锻炼辅导课”等开课的可行性,并付诸实践,在实践性探索中逐步完善课外体育活动指导课教学体系。

(七)为更有效组织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向学院积极争取成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配备专门的办公地点和固定测试场所。

(八)向学院申请成立3—4个教研室,教研室按功能划分为第一教研室(侧重教学研究)、第二教研室(侧重组织开展群体活动)、第三教研室(侧重开展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第四教研室(侧重运动场馆设施维护与管理工作)。

(九)尽快商讨成立体育教学部教学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使教师能够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参与管理与决策。

(十)以未来4—5年开始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努力增加用于建设体育场馆设施和购置体育场地器材经费的投入额度,科学规划建设东南校区室、内外体育场馆设施,为体育课程教学创设良好硬件环境。

四、体育课程五年建设规划实施的几点要求

(一)一定要确立体育课程建设在体育总体工作的中心地位,体育教学部党政领导定期开会研究并检查体育课程五年建设规划的落实情况。

(二)扎实工作,围绕课程建设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对暂不具备条件实现的课程建设目标,要积极争取外部有利条件,多沟通、多协商、多宣传。

(三)不要把课程建设工作视作额外的工作负担,要把课程建设工作看做是快速提升体育课程整体品质的难得契机。

(四)全员参与,共同努力推进课程建设工作,力争在五年内基本实现各项预定目标。

南阳理工学院体育教学部            二○○六年一月八日